角杯水母

Ceratocymba leuckarti   Huxley
   

  15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特征
多营养体期:前泳钟体长4.4—5.2mm,左右侧扁,顶面截平长方形,背面为长四边形,腹面侧棱在近顶面处腹面一边两侧向下延伸以后,愈合成五等边棱面,末端形成尖角,各相对角对称,侧棱的顶端与腹侧顶边相接,向下逐渐弯向背侧下方,因而使背、腹侧面不对称,即背侧面大于腹侧面。干室将泳囊和体囊并排隔开,泳囊、体囊和干室腔的顶部几乎是在同一个水平上。
后泳钟:比前泳钟体约长3倍,钟顶有1个长榫突,腹面干室腔由左右干室翼构成一长裂口,上、下翼缘有栉齿。泳囊呈长圆形,顶端有1条梗管。泳囊口有1个背齿、1对侧齿和1对腹侧齿。
单营养体期:叶状体背顶面为四边形平面,2条侧背棱分别从背顶二个边角向后腹缘延伸,其中中背棱延伸至叶状体背面的末端,左背棱向后延伸至1/3以后斜向左侧边棱,故左右侧为不对称面。叶状囊前端分两叉伸向前腹左右角,下面分支约占叶状体长度的2/3,叶状囊的末端短而细,并向上向前弯曲(图88)。

生物学

生活习性 东海主要出现于夏季,南海周年出现于东沙、西沙和中沙周围海区以及南沙群岛北部海区,主要栖息0—200m水层。

国外分布

太平洋、印度洋、大西洋,主要分布于暖水海域及赤道区,地中海,红海。

其它信息

采集地点 舟山外海,1959年8月,陈伟等;东海(125°00′E—30°30′N),1976年6月,(125°59′E—32°31′N),1978年5月,高尚武等;汕头外海,1959年7月,王金台等;西沙群岛诸岛海域,1977年4月,洪惠馨等。